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膠原蛋白9日報道,經濟學人智庫發佈2014年《宜居性調查》。根據這一報告,所有中國城市宜居性排名均在中列,宜居性水平出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北京在8個入選的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74,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之後。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入選的8個中國城市排名從高到低分別是北京、天津、蘇州、上海、深竹北買房子圳、大連、廣州、青島。
  報告依據五大指標--穩定性、情趣用品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教育、基礎設施--涉及的30多個相對舒適度的定量和定性因素為每個城市進行打分。
  在上述5項指標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最大的城市穩定性得分最低。經濟學人智庫的亞洲區經濟學家任韜(Tom Rafferty)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解釋說,考慮到大城市更易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所以這三個城市的穩定性得分低於其他城市,另外還有一系列社會問題所帶來的動蕩,最為顯著的是2012 年中國的反日游行示威引發的動蕩。穩定膠原蛋白性的分項評級包括:輕罪發生率、暴力犯罪發生率、恐怖威脅、軍事衝突威脅、社會動亂/衝突威脅五項。
  而在文化和環境指標中,北京的得分高於固態硬碟大連和青島。任韜解釋說,這是因為空氣污染指數未被列入評分標準。
  【延伸閱讀】
  全球最具影響力城市出爐 北京香港上榜(圖)
  2014-08-15 14:06: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紐約
  中新網8月15日電 《福布斯》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城市”評選近日揭曉,金融之城倫敦位列榜首,而中國兩城市入榜,香港位列第6位,北京位列第8位。
  評委之一喬爾•科特金14日撰文稱,城市人口多並不意味著影響力大,在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只有北京、紐約、東京三個能上榜最具影響力城市。
  科特金錶示,評選最具影響力城市有幾個重要因素,包括能為外國公司提供服務的程度,以及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等。
  文章還稱,一個城市能否產生世界性的影響力,需要考慮其是否能吸引外資、跨國公司總部的數量、交通便利程度、金融服務、科技與媒體力量等。
  榜單如下:
  1、倫敦
  2、紐約
  3、巴黎
  4、新加坡
  5、東京
  6、香港
  7、迪拜
  8、北京
  9、悉尼
  10、洛杉磯
  11、舊金山
  12、多倫多
  【延伸閱讀】
  全球城市墓地價格飆升 北京市民調侃“死不起”
  2014-08-12 10:23:42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道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8月9日發表題為《世界各國墓地也呈現泡沫狀態》的文章稱,在全球各大城市,“陰間”也已與房地產泡沫扯上了關係。土地爭奪越發嚴重,墓地價格也在飆升。甚至在通常採取火葬、墓地不占用場地的亞洲,安放骨灰盒的空間也在變得稀缺。
  在紐約中心城區曼哈頓,已經沒有了死者的容身之所。去年去世的前紐約市長郭德華曾於2008年向曼哈頓下城三一教堂支付了兩萬美元的墓地費,才得以在曼哈頓入葬。他可能是埋葬於曼哈頓的最後幾位紐約客之一。布魯克林區的墓地價格也已漲至歷史最高水平,幾乎與住宅持平。
  遭遇墓地短缺之苦的倫敦曾於2007年通過一項法案,允許各行政區刨除長達75年以上的古墓,以給新墓騰出空間。不過,英國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各區對行使該法案比較猶豫。
  在香港,公民要想將骨灰安放至公共靈堂需要等5年。不久前,香港剛剛批准一家民營企業建造可容納2.3萬個骨灰龕位的11層靈堂。而在日本,甚至還存在使用IC卡從地下室調出骨灰盒的自動式骨灰靈堂。
  北京市民經常調侃說“死不起”,如今他們開始到鄰近的河北省尋找墓地。據當地墓地服務信息網的數據,市內的標準墓地(0.9平方米)價格從4萬元人民幣起,風水最好的位置甚至高達30萬元。
  巴黎和羅馬的地下到現在還存在長長的、類似迷宮的地下墓地。位於羅馬中心區的維拉諾墓地,地下1.8平方米區塊的價格約為2.4萬歐元,比包括羅馬在內的意大利中部每戶家庭1.87萬歐元的年均收入還要高。
  【延伸閱讀】
  亞行發佈中國城市“環境宜居指數” 成都居首
  2014-06-15 12:25:00
  參考消息網6月15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14日報道,亞洲開發銀行稱,成都是中國內地最宜居城市,其次是廣州和寧波。
  北京排名第18,上海則排在第22位。在對33座城市的調查結果排名中,蘭州排名墊底,與它做伴的是哈爾濱。
  亞行採用了一個叫“環境宜居性指數”的衡量標準,包含水和空氣質量、固體垃圾、環境管理等要素,最新數據來自2011年。
  東南沿海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這個指數較高,而北方、西北和欠發達地區的這個指數較低。
  就廣州、武漢、北京、沈陽、上海和蘭州六大城市對比來看,廣州在2000年至2011年期間的上升幅度最大。在這六座城市中,廣州的宜居性從2000年的最差躍居2011年的最佳。上海從2000年的最佳跌至2011年的倒數第二。但這六座城市的環境宜居性指數從2000年到2011年都有所提高。
  2000年,廣州的水環境、水資源、空氣質量、固體垃圾和環境管理指標都很低。但亞行稱,2007年到2011年間,情況不斷改善。
  在首都,水資源和空氣質量指標始終較差,因為北京的人均水資源少、一氧化氮濃度高、治理能力有限。亞行表示:“北京需要加強水資源管理和空氣質量監控。”
  該銀行告誡說,中國持續面臨的許多環境挑戰可能會阻礙全面可持續發展。它指出:“該國600多個城市中的300個存在供水不足。儘管近來有所改善,但沒幾個城市擁有純凈的空氣,許多地區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嚴重。”
  【延伸閱讀】
  外媒:2030年中國將有9城市位列世界50大城市
  2014-05-12 10:57:13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道 外媒稱,牛津經濟咨詢社的一項研究顯示,上海和重慶等中國城市未來16年內將位居世界大都市之列。
  據彭博社5月8日報道,這家總部設在英格蘭的顧問公司日前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30年,中國的9個城市將步入世界50大城市之列。在預計10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最快的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其中包括天津、北京、廣州、深圳和蘇州。
  報道稱,一直主張城市化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的中國總理李克強面臨著農民工人數下降、地方政府債務攀升和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等問題。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的地方政府創立了成千上萬的融資工具為地鐵和污水系統等項目融資,這些支出占國家資本支出的80%,占稅收收入的40%。
  駐香港的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之一弗雷德里克·諾伊曼說:“中國的大城市已經面臨一些挑戰,諸如空氣質量和水質問題,如果想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可持續的話,大概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據牛津經濟咨詢社說,2013-2030年,上海的經濟預計將增長7340億美元,而北京同期內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增長5940億美元。這些預測是根據官方的全國性和地區性數據作出的,而且還有一些估計的成分。
  該咨詢社的研究預測,2030年全球最大的城市根據經濟規模來排名將是東京、紐約、洛杉磯、倫敦和上海。(編譯/劉曉燕)
  【延伸閱讀】
  外媒:北京城區欲全面禁煤 蜂窩煤爐子將消失
  2014-08-07 09:23:46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近年來,霧霾一直嚴重困擾著北京。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 外媒稱,飽受霧霾困擾的中國首都宣佈了到2020年底在城六區禁止使用燃煤的計劃。中國正在治理嚴重的污染,特別是在大城市。
  美聯社8月5日稱,北京市環保局8月4日公佈了該計劃。市環保局表示,北京在採暖方面將優先使用電和天然氣。
  據官方的新華社報道,2012年,煤炭在北京的能源消費總量中占25.4%。該市的PM2.5污染有約22%是燃煤所致。機動車、工業生產等也是造成該市空氣污染的因素。
  即使北京出台了禁煤措施,中國的用煤量預計仍會大幅上升。煤電和採暖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推手,在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中國政府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隊伍不斷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中間,霧霾以及水和土壤污染引發的不滿情緒加劇。
  據西班牙《國家報》8月5日報道,衚衕里賣蜂窩煤的小販曾是老北京的標誌形象之一,蜂窩煤是老北京冬日取暖的必需品,過去銷量很大。
  但賣蜂窩煤這一職業未來幾年將徹底消失。北京市環保局8月4日宣佈,將在全市範圍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首個禁燃區定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年底率先建成。至2020年底,城六區將全面“禁燃”。今後在禁燃區內,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再使用煤、秸稈等高污染燃料,包括居民取暖、炊事等。
  過去北京人用蜂窩煤爐子取暖,一個爐子一天至少要燒6塊蜂窩煤。北京的冬天長達約4個月,一個蜂窩煤爐子一冬天取暖用煤數量就有可能超過700塊蜂窩煤。由於北京城市規模龐大,燃煤造成的污染讓天空變成了灰色。
  幾年前,北京開始拆除這種蜂窩煤爐子,代之以電暖氣片,但是煤炭消費並沒有顯著減少。官方數據顯示,北京約22%的PM2.5污染來自燃煤,包括居民和工廠用煤。
  普氏能源資訊公司的報告指出,北京消費能源的約四分之一來自煤電。綠色和平組織的黃偉(音)表示,這一措施顯示了北京治理空氣污染的決心,是治理污染的五年行動計劃的組成部分。
  黃偉表示,禁止用煤這一措施將耗費巨資,因為除了要關停煤廠,還要取消居民取暖炊事用煤和城市供暖工廠用煤。此外還禁止使用秸稈、燃料油、可燃廢物等十餘種高污染燃料。
  最近三年,北京的污染程度達到峰值,一天之中PM2.5值甚至可能超過700,冬天污染尤其嚴重。
  綠色和平組織的一項報告指出,2011年京津冀地區日益嚴重的污染導致9900人過早死亡,就醫和住院的達7萬人次。其中75%的過早死亡主要是因為燃煤電廠的污染引起的。
  黃偉表示,居民用煤對室內空氣污染造成嚴重影響,但是居民用煤數量到底有多少還沒有官方統計數字。這方面最大的問題是因為很多蜂窩煤爐子就擺在家中,導致室內室外空氣都受到嚴重污染。
  雖然這一嚴厲措施讓北京成為全國治理污染的先鋒城市,但是這不足以解決中國的污染問題。黃偉表示,如果北京周邊城市不治理污染,污染會在未來卷土重來,他強調空氣污染現在已經是全國性問題。
  黃偉說:“中國三分之二的城區被霧霾覆蓋,在北方城市努力治理污染的同時,中國東部和中部地區在這方面仍無作為,這樣的話污染很難消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年3月27日,北京故宮角樓被霧霾籠罩。新華社發(吳國才 攝)
  【延伸閱讀】
  北京或青島宜居?誰說了算?
  2011-09-14 10:51: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或許最有發言權的是當地居民。圖為市民們正在北京工人文化宮鍛煉身體。(法新社)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謝來發自北京 8月30日,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公佈了最新一期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澳洲墨爾本擊敗常勝軍加拿大溫哥華,成為全球最適合人居的城市。但報告中最受中國網友關註的,則是中國大陸上榜的8個城市,排名最好的是北京,排第72名,蘇州第73名,天津第74名,上海第79名,深圳第82名,大連第85名,廣州第89名,青島第98名。
  而就在這份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出爐一個多月前,國內一家研究機構評出的宜居城市排行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等機構發佈的“2011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榜單上,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全無蹤影,但被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排在8個大陸城市中末位的青島,則排名第一。對於同一個“宜居城市”的概念,為何不同研究機構給出的排行結果大相徑庭,城市是否最宜居該由誰說了算?中國城市距離“最宜居”目標還有多遠?
  對誰最宜居?
  從德國留學回國的“海歸”小趙在北京生活了大半年後,對這個城市仍然沒有適宜長期居住的感覺,“生活成本高,生活節奏太快,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壓力實在不小。如果不是因為北京的就業機會更多,我更希望回老家天津生活。”在皇城根兒長大的小侯也認為,現在的北京市雖然建設得很好,但要說宜居還是比不上一些環境優美,充滿生活氣息的二三線城市。因此她完全能理解來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為何要“逃離北上廣”,“如果能找到宜居的小地方落腳,我也想離開。”
  對於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的2011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中,北京在國內城市中“最宜居”的排位,大部分國內網友都表示了不同的觀點。搜狐網友“龍脈仔仔”說:“我不贊成。北京除了人多,車多,污染也是很讓人頭痛的。如何在控制人口增長,空氣環境,還有城市的綠植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實現宜居之城市。”
  而且,質疑這份宜居排行的不只是中國網友,英國《金融時報》駐京記者席佳琳就撰文稱:對誰而言北京才是最宜居的城市?當然北京擁有比中國其他城市更好的醫療、教育服務,還有更濃厚的文化氛圍。但同樣在這個城市,司機們要常年忍受交通堵塞;由於住房開支高漲,以至於很多建設北京的打工族只能在地下室或城中村容身。難怪就連北京本地人也對這個排行不以為然,用一位出租車司機的玩笑話說:“對百萬富翁而言,北京確實最宜居。”
  英國榜:標準為跨國公司高管打造
  記者在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網站看到,這份報告是依據對全球140個城市的調查,評判指標則是治安、基礎建設、醫療水平、文化與環境及教育等,每年進行2次調查。這樣一份在國際上擁有一定影響力的榜單,為什麼會受到入選名單城市的普通市民的質疑?
  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資深編輯鄧肯·伊內斯—科爾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電子郵件採訪時解釋說,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對於全球宜居城市的評估標準,在設計時就是為跨國公司高管打造的,“視角不同,因此和普通當地市民的看法可能會有細微差異。”
  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駐香港分支的顧問朗達·泰勒也向《國際先驅導報》表示,宜居城市的數據來自該社分佈在當地的分析家的評分,全球140個城市都統一在此標準下打分,但不會將當地居民對於是否宜居的觀點納入其中,“因為我們不是在收集問卷調查”。
  伊內斯—科爾舉例指出,青島的確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與其他大城市相比,其醫療和教育設施卻未必能讓跨國公司高管滿意;此外青島的文化氛圍略遜與北京上海這些大都市,所以整體評分居後。他坦言,交通擁堵確是北京面臨的挑戰,空氣污染的問題確也存在,不過和中國其他城市相比,北京的國際航空線路四通八達,地鐵軌道交通建設也很出色。
  不過對於不同宜居榜單的排名差異,伊內斯—科爾認為,具體排名的先後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差別,“但人們更應該關註的是城市在整個榜單中的位置,找到提升的空間,大多數上榜的中國城市的分數都在70分到80分之間,這表明城市的環境能滿足日常生活,但一些方面可能出現問題。”
  中國榜:宜居城市應考慮公眾口碑
  被問到兩份排行榜的差異時,正在雲南實地調研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惠民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不同的研究機構對宜居城市的評價排名,因評價體系、方法、範圍、評價目的不同,都可能引致評價結果及排名出現差異,比如從評價範圍看,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的排行榜一直包括295個中國內地地級以上城市、香港、澳門和臺灣主要城市;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則主要選取各國首都和國際性名城進行評價,評價範圍和口徑很窄,不可能涉及到對中國大多數二三線城市的評價。因此這兩個榜排名差別自然很大。
  就個人觀點而言,喬惠民認為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的宜居榜也存在短板,如排名前20位的著名國際城市中,幾近一半是城市交通過於擁堵之城,“而我們進行宜居城市公眾口碑調查時,公眾首先指出的頭號‘城市病’往往就是‘擁堵’。恰恰城市交通環境最好、幾無堵車現象的中國國際名城香港,是進不了英國經濟學家信息社宜居城市前20位的。”
  為獲得儘量真實的數據,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的團隊幾乎去過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縣級城市去過近二分之一。“以我為例,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飛行、出行,包括列車、驅車前往各個城市。”此外,研究會十年堅持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研究課題“兩不”,不向任何入榜城市收取任何“上榜”費用,在榜單發佈前從不向任何城市透露任何榜單內容。
  對於一線城市無緣“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喬惠民的解釋是,京滬兩市都存在城市人口過密,規模超大,國土承載超負荷,水源緊張,交通擁堵,房價高企等問題,必然給城市工薪階層帶來生活與精神壓力,影響部分人群幸福感。不過,北京和上海都在綜合競爭力、成長競爭力主榜中名列前茅,也入選了與宜居城市同期發佈的2011年中國十大創富城市、十大文化城市等,這些比較優勢都是宜居城市的支撐要素,因此他認為,只要京滬兩市揚長避短,努力剋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成為宜居城市並不遙遠。
  建宜居城市不應只追求經濟目標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傅崇蘭教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兩份中國宜居城市的排行,就初步瞭解而言,他更加傾向於國內機構的評比結果,因為這更接近中國的現實國情。
  他指出,宜居城市的標準其實可以簡單地分成社會和自然兩個方面。就社會體系而言,又可細分成居住、工作、交通、休憩、人際交往等項。如果從這些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北京等一線城市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房價房租過高,交通擁堵,打工者有的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屋裡,有的住在市區周邊的“卧城”,上下班花費的時間太多,年輕人為此支付的健康代價過高。此外,雖然北京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但類似動輒花費十幾萬“小升初”也是現實存在的困擾。
  就自然體系而言,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堪憂,人口密度大導致人均資源少,城市碳排放量大,而政府在追求經濟目標的同時,能否兼顧對自然的關註,也是一大問題。將所有這些指標綜合來看,最終的落腳點就是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就北京上海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距離宜居還有一定距離。“如果將北京評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市,我認為這對年輕人不公平。”傅崇蘭說。
  喬惠民則認為,北京落榜“十佳宜居城市”,並不意味北京沒有在建設宜居城市方面努力。“其實,我們一直都關註到,北京市是在中國城市中最早提出宜居概念並不懈為之奮鬥的城市,是中國創建宜居城市的先驅城市。”
  早在7年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就將北京定位為“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近些年來,北京致力於“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實施多中心與新城發展戰略,合理引導城市功能佈局,將全市各類分散的資源和功能整合到若干連接區域的交通走廊上,力求實現國土空間高效利用和城市的集約化發展,成效是非常顯著的。但遺憾的是由於城市人口規模龐大,國土承載吃力,尤其是水資源危機逐漸凸顯,交通過於擁堵,房價持續高企,這些問題還在疲於解決之中。“我們進行評價時常常為之憂慮,暫時看不到北京的發展是否能很快邁過這些必須邁過的資源環境門檻。而與各地一些二三線城市相比,北京某些宜居指數就顯得遜色了。”
  事實上,對於“宜居城市”的概念本身,就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在傅崇蘭看來,建設宜居城市不應只停留在碎片式的表象上,首先需要一個完整的宜居理論體系;其次政府應在建設宜居城市和實現經濟目標間尋求平衡;此外,還需要完備的相關法律、技術創新、鼓勵公眾的參與等。他還指出,學習外國宜居城市經驗的同時,中國城市也應發掘自身原本就具有的宜居“傳統細胞”,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  (原標題:外媒:北京列全球宜居城市第74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y89wyiz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